梁天樞聖經地圖

65 王上圖五 065 所羅門王去世,王國分裂〈王上圖五〉所羅門王去世,王國分裂
一、所羅門王國分裂
* #王上11:43-12:21|;#代下9:31-10:19| 所羅門王去世後,他兒子羅波安接續他作王。羅波安往示劍去被立作王,見標線1;以色列人請耶羅波安當領袖,請求羅波安減輕勞役。羅波安嚴厲回覆必加倍壓迫百姓,導致北方十個支派決心背叛大衛王朝,立耶羅波安作以色列眾人的王。王國分裂後,北為以色列國(亦稱北國),領土涵蓋約但河東全部和河西伯特利以北之地。南為猶大國(亦稱南國),領土最初僅猶大支派之地(應包含西緬支派之地);不久後便雅憫支派南部也加入。
二、羅波安(猶大第一任王,931~916BC)
* #王上12:21-24|;#代下11:1-4| 羅波安來到耶路撒冷,招聚十八萬人,要與以色列家爭戰;但被先知示瑪雅出面阻止。
* #代下11:5-12| 羅波安在猶大地修築伯利恆、以坦、提哥亞、伯夙、梭哥、亞杜蘭、迦特、瑪利沙、西弗、亞多萊音、拉吉、亞西加、瑣拉、亞雅崙、希伯崙等堅固城,見圖所標示猶大領土代表城邑之紅色小方塊。又堅固各處的保障,在其中安置軍長,又預備糧食、油、酒,使城極其堅固。猶大和便雅憫都歸了他。
* #代下11:13-17| 北國的王耶羅波安鑄造牛犢,而且不許利未人供祭司職分事奉耶和華。因此北國全地的祭司和利未人,撇下他們的郊野和產業,都從四方來歸羅波安。北國各支派中,凡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,都隨從利未人來到耶路撒冷。這樣,就堅固猶大國,使羅波安強盛三年,因為他們三年遵行大衛和所羅門的道。
* #代下12:2-16| 羅波安王第五年,埃及王示撒上來攻打耶路撒冷,見動線6,因為王和民得罪了耶和華。他攻取了猶大的堅固城,就來到耶路撒冷。先知示瑪雅去見羅波安和眾首領,對他們說:「耶和華如此說:『你們離棄了我,所以我使你們落在示撒手裡。』」於是王和眾首領都自卑說:「耶和華是公義的。」神見他們自卑,祂的話就臨到示瑪雅說:「他們既自卑,我必不滅絕他們;不將我的怒氣倒在耶路撒冷。然而他們必作示撒的僕人,好叫他們知道,服事我與服事外邦人有何分別。」於是埃及王攻取耶路撒冷,奪了聖殿和王宮裡的寶物。王自卑的時候,神的怒氣就轉消了,不將他滅盡,並且在猶大中間也有善益的事。羅波安行惡,因他不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。羅波安作王十七年,死後葬在大衛城裡;他兒子亞比雅接續他作王。
三、耶羅波安(以色列第一任王,932~911BC)
* #王上12:25-33| 耶羅波安作王後,分別建築示劍和毘努伊勒作為行政中心,見標線1、2。又惟恐百姓若上耶路撒冷獻祭,他們的心必歸向羅波安,就鑄造兩個金牛犢,一隻安在伯特利,一隻安在但,見標線3、4;對眾民說:「你們上耶路撒冷去實在是難;這就是領你們出埃及地的神。」這事叫百姓陷在罪裡。耶羅波安在邱壇那裡建殿,將那不屬利未人的凡民立為祭司;又定八月十五日為節期,自己上壇獻祭。
* #王上13:1-6| 那時,有一個神人奉耶和華的命來到伯特利,見標線3。耶羅波安正站在壇旁要燒香;神人奉神的命向壇呼叫,說:「壇哪,壇哪!耶和華如此說:大衛家裡必生一個兒子,名叫約西亞,他必將邱壇的祭司,就是在你上面燒香的,殺在你上面,人的骨頭也必燒在你上面。」又說:「這壇必破裂,壇上的灰必傾撒,這是耶和華說的預兆。」耶羅波安王聽見,就從壇上伸手,說:「拿住他吧!」他所伸出的手就枯乾了,不能彎回;壇也破裂了,壇上的灰傾撒了,正如神人奉耶和華的命所設的預兆。王對神人說:「請你為我禱告,求你神的恩典使我的手復原。」於是神人祈禱耶和華,王的手就復了原,仍如尋常一樣。
* #王上14:1-17|耶羅波安的兒子亞比雅病了,他要他的妻子改裝,往示羅去找先知亞希雅問他兒子將要怎樣,見動線5。先知要她告訴耶羅波安,耶和華如此說:「我從民中將你高舉,將國從大衛家奪回賜給你;你卻不效法我僕人大衛,一心順從我。你竟行惡,為自己立了別神,鑄了偶像,惹我發怒,將我丟在背後。」亞希雅說:「你回家去吧!你的腳一進城,你兒子就必死了。以色列眾人必為他哀哭,將他葬埋。凡屬耶羅波安的人,惟有他得入墳墓;因為在耶羅波安的家中,只有他向耶和華以色列的神顯出善行。耶和華必另立一王治理以色列。到了日期,他必剪除耶羅波安的家。」耶羅波安的妻子起身回去,到了得撒,剛到門檻,亞比雅就死了。
四、亞比央(又名亞比雅;猶大第二任王,916-914BC)
* #王上15:1-8|;#代下13:1| 羅波安去世後,他兒子亞比央接續他作猶大王。亞比央行他父親一切的惡,不像大衛誠誠實實地順服耶和華。
* #代下13:2-22| 亞比央常與北國爭戰,有一次他率領四十萬人,與耶羅波安的八十萬大軍交戰。他站在洗瑪臉山上,見標線7,責備耶羅波安分裂國家、崇拜偶像,並以一隻公牛犢、七隻綿羊為價,將祭司的職分賣給凡民。而且勸告以色列人這次爭戰率領猶大人的是神,並有祭司協助,所以不要與他們列祖的神爭戰。當時猶大人卻被以色列人前後包圍,猶大人就呼求耶和華,祭司也吹號。神就擊打以色列人,猶大人殺了以色列人五十萬精兵。亞比央追趕耶羅波安,攻取了伯特利、耶沙拿、以法拉音等幾座城,見標線8。亞比央在世的時候,耶羅波安不能再強盛。亞比央去世後,他兒子亞撒接續他作王。
所羅門王去世後,北方十個支派因勞役負擔太重,於是請耶羅波安當領袖,一起到士劍與新王羅波安談判。惟羅波安王坐失良機,未理會以色列人的請求;因此以色列眾人就立耶羅波安為王,與猶大分裂。
猶大國在南,人民以猶大支派為主,故稱猶大國,亦稱南國,僅擁有伯特利以南之地;西緬支派和便雅憫支派南部後來也加入。伯特利和伯特利以北之地及約但河東廣大土地,則屬以色列國,亦稱北國。北國擁有十個支派的人民,領土也比南國大四倍以上。南、北國分裂後,彼此敵對,時常爭戰。此外埃及一向有入侵以色列的野心,且經常收容和支援以色列叛黨,俟其強盛即入侵猶大;曾一度擄掠耶路撒冷,征服以東、非利士,和侵占南、北國百餘城,甚至囊括米吉多城。此外,南國有摩押和非利士等附庸國;北國則由於亞蘭尚未興起,因此並無外患。綜上,北國各方面明顯比南國有諸多優勢。